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中含有的苯酚杂质可通过加入足量溴水后过滤的方法而除去 |
| B.苯乙烯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 |
| C.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1:1 |
| D.分子式为C5H10O2且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有1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有一反应:2A+B
2C,其中A、B、C均为气体,下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曲线,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B的转化率,图中有 a、b、c三点,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b点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T1温度下若由a点达到平衡,可以采取增大压强的方法
D.c点:v(正)<v(逆)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D(g),反应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 |
|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
|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 |
|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
设反应①Fe(s)+CO2(g)
FeO(s)+CO(g) ΔH=a kJ/mol,反应②Fe(s)+H2O(g)
FeO(s)+H2(g) ΔH=b kJ/mol,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 T/K |
K1 |
K2 |
| 973 |
1.47 |
2.38 |
| 1 173 |
2.15 |
1.67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0
B.在973 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
将4 mol A和2 mol B放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 (g)+B(g)2C(g);ΔH<0,4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s内,v(B)=0.075 mol/(L·s)
B.4 s后平衡状态下,c(A)∶c(C)=2∶1
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只升高温度,则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达到平衡状态后,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则A的转化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