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 |
B.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越强 |
C.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相同 |
D.在单侧光照射下,植物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 |
在调节内环境稳态中,下丘脑有重要的作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
B.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尿量减少 |
C.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 |
D.下丘脑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
图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图乙表示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的琼脂块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图甲中b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X的浓度为
A.0<X< m | B.m<X<n |
C.n<X<i | D.i<X<g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 | B.①⑤ | C.③④ | D.②⑤ |
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成分 |
NaNO3 |
K2HPO4 |
KCl |
FeSO4 |
(CH2O) |
MgSO4·7H2O |
H2O |
青霉素 |
含量 |
3g |
1g |
0.5g |
0.01g |
20g |
0.5g |
1000 mL |
0.1万单位 |
A.按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属于通用培养基
B.按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按用途属于选择培养基
C.按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
D.按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下列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营养物质都可经过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供能 |
B.糖类、脂肪可以转变为各种蛋白质,蛋白质也可转变为各种糖类、脂肪 |
C.二碳化合物是三者在体内相互转变的枢纽物质 |
D.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