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材料用具:
必选器材:用打孔器打出的菠菜叶圆片若干,注射器,100mL烧杯若干,蒸馏水,量筒等;
供选器材:台灯(40W、60W、100W、120w)各一盏,米尺,各种颜色滤光片各一个,NaHCO3溶液(2%、3%、5%)等。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抽气充水”下沉的叶圆片_______,叶肉细胞间 隙充气,叶片上浮。据此确定,实验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2)请您根据上述“供选器材”,探究某一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一项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效而实用的措施。
①要探索的课题是_________,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
②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效而实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还可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___。
如图是某种遗传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的遗传系谱图.假设6号个体不带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最可能是染色体上的(显性或隐性)基因决定的
(2)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8号个体是杂合体的几率是
(3)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第一代的
(4)如果8号个体与一位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后代中患病孩子的几率是病者的基因型是
下图是一个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为A、a。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遗传病是由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几率为________。
(3)若Ⅱ3携带致病基因 ,则Ⅲ9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9与人群中一同时患该遗传病和抗维生素D佝偻(伴X显性遗传)的患者婚配,则他们所生儿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________。
(12分)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每个黑腹果 蝇个体约有104对基因,如图所示为该种群中某一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一下问题:
(1)该果蝇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进行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 __________种配子。
(3)在给定的方框中画出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任意一种配子的模式图。
(4)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
(5)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该种群中果蝇有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它们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_____,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
(6)随机 从种群中抽出10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0只,Aa(灰身)600只,aa(黑身)50只,请问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
(7)摩尔根从野生果蝇培养瓶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个体。他将白眼♂与红眼♀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性别比为1:1,红眼占3/4,但所有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只限 于雄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提出了有关假设。你认识最合理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I.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遗传。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
①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Ⅲ-9与Ⅲ-12近亲结婚, 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Ⅱ.(12分)菜豆种皮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黑 色素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颜色变浅,B的修饰效应可累加,BB使种皮变为白色, 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为黄褐色)。现有亲代种子P1(aaBB,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如下:
(1) P2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________。
(2)从F2取出一粒黑色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预计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若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该黑色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Ⅰ(10分)下面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______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_____,若___________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元还是传入神经元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元;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元。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Ⅱ.(9分)下图为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一般的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在获取卵母细胞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奶牛进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
(2)“转基因牛”D培育过程中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中数字标号③代表的结构为______,③将来发育为______,c→d过程需对其均等分割的目的是______和______。 A、B牛基因型是否相同?______。
(4)以上培育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