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是J/(hm2·a)。
请回答:
(1)该弃耕地上形成新的群落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
(2)研究能量流动时,需估算种群密度。其中估算田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法。
(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同化量小于摄人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鼬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_______,另一部分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下图(一)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图(二)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
(2)图(一)的中枢中共有突触个;位于神经中枢内的细胞体有____ 个。
(3)图(一)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
是处。
(4)图(二)中的结构"1"表示________,释放的物质"3"表示。其中“4”是由形成的。
(共10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兴趣小组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请回答:
①该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碳酸钙的作用是。
②该实验中用方法分离各色素。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
③该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B代表的色素是;D色素带的颜色是。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 。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 、 。这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进化的单位是 ,进化的原材料由 提供,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进化的实质是 。
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细胞处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2)图中B细胞的名称是。
(3)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是。
(4)图B、C、E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有,G图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区段是。
(5) G图中每条染色体含两个DNA的区段有。
(6) 图A表示的是B细胞的下个分裂时期,请画出图A所表示的细胞分裂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