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后分液 |
B.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
C.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上搅拌以加速AgCl沉淀的洗涤 |
D.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 |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停止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H)2,恰好使溶液恢复至电解前,关于电解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铜的物质的量是0.2mol | B.随着电解进行溶液的pH减小 |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 D.阳极反应是2H2O -4e-=4H+ +O2↑ |
25℃时,将氨水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得到 c(NH3·H2O)+c(NH4+) =" 0.1" mol·L-1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NH3·H2O)、c(NH4+)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关系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W点表示溶液中:c(NH4+) +c(H+) = c(OH-) |
B.pH=10.5溶液中:c(Cl-)+c(OH-)+c(NH3·H2O)<0.1 mol·L-1 |
C.pH=9.5溶液中:c(NH3·H2O)>c(NH4+)>c(OH-)>c(H+) |
D.向W点所表示1L溶液中加入0.05mol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l-)>c(Na+)>c(OH-)>c(NH4+)>c(H+)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将一铝箔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C |
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
D |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几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几滴0.1 mol/L CuSO4溶液 |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
溶度积(Ksp):ZnS>CuS |
右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⑧是消去反应,其它所标明的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
B.上述物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只有乙酸 |
C.1,2一二溴乙烷、乙烯、乙醇烃基上的氢被氯取代,其一氯取代产物都是一种 |
D.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与足量氧气反应时耗氧量相同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SO3所含电子数约为40 NA |
B.0.5 mol NH4HSO4晶体中,含有H+数目约为0.5 NA |
C.92 g NO2、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N原子数为2NA |
D.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