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分析回答小题。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
(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0.775% | B.3.7% |
C.0.885% | D.0.95%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
C.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读右图,完成19~20题。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
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A.原始农业 | B.自给农业 | C.粗放农业 | D.混合农业 |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据图判断,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 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
C.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 | 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
图中①、②两地农业生产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 | B.水分差异 |
C.科技差异 | D.政策差异 |
读“某地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14~16题。图中最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的是:
A.L | B.N | C.M | D.K |
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功能区,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
A.K | B.L | C.M | D.N |
欲在图中布局一化工厂,最好布局在
A.K | B.L | C.M | D.N |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1~13题。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
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
A.运输距离 | B.运输质量 | C.运输速度 | D.运输数量 |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9~10题。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