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映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小题。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按照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图是我国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甲地降水为
A.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
B.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
C.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
D.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
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示意图”,据图完成题。图中石羊河流域内灌溉农业区所属地形区为
A.湟水谷地 | B.河西走廊 |
C.宁夏平原 | D.河套平原 |
石羊河干流总体流向及主要补给水源是
A.西南流向东北, 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 |
B.东北流向西南, 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 |
C.西南流向东北, 山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及大气降水 |
D.东北流向西南,西风带来大西洋水汽产生的降水 |
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及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热带沙漠气候,荒漠化 |
B.温带大陆性气候,盐碱化 |
C.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 |
D.温带大陆性气候,荒漠化 |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常常会导致地面塌陷,2012年以来,继湖南益阳出现600多处塌陷后,北京、江苏、安徽、浙江、上海、黑龙江等多地相继出现路面塌陷事件。据此回答题与导致地面塌陷无关的原因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 | B.采矿或工程建设 | C.流水溶蚀作用 | D.高强度垦殖 |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地面塌陷的是:
A.雨季实施地下水回灌 | B.多建高层建筑 |
C.矿区及时复垦 | D.改进耕作方式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图示意图”,完成题。 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
A.甲 乙 丙 | B.乙 丙 甲 | C.丙 甲 乙 | D.丙 乙 甲 |
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之间相对高差介于200~255之间 |
B. M 河谷形成是因断层发育,岩石破碎流水侵蚀而成 |
C.B 地降水量大于A 地 |
D.图示区域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
正常年份,该地7月份降水少于6月8月的原因是
A.6月多锋面气旋影响降水多 |
B.7月因亚洲高压控制降水少 |
C.8月多热带气旋影响降水多 |
D.全球变暖导致7月降水减少 |
上题中该国制造业最具优势的产品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产品-----运输成本低 |
B.电子元件等产品------有电子工业中心 |
C.钢铁机械产品-----原料丰富 |
D.棉麻纺织品-------纺织工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