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近期初次审议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公开了修改草案、起草说明和修改前后对照表等相关文件,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讨论和制定法律法规以行使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王国维《文学小言》:“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又高尚伟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近的是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①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陆九渊)
②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
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有一首公益广告是这样唱的:“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今天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可见,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9月,教育部公布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这是因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文化的依据 |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 |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
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三季网络任务评选结果2013年10月10日揭晓,中国网民通过数十万张选票,选出了自己心中的“草根英雄”。开展“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
①可以将精神力量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有利于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
③因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正气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2014年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纪念日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慎终追远,注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③凝魂聚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