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名句。这一名句蕴含的哲理是( )
A.实践出真知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
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在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世界观 |
B.人生观 |
C.价值观 |
D.人生观、价值观 |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以下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到宁夏演出②科考队在南极进行科学考查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④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承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必须放弃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性”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
A.不懂得物质和意识是可以相互贯通的 |
B.不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不懂得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与实践的客观物质是统一的 |
D.不懂得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
A.认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C.实践对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