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小题。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是(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
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 |
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 |
下列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 |
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 |
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
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 |
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4--15题。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
C.灌溉水源、大棚 |
D.优良品种、城市 |
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
B.国家政策的变化 |
C.交通运输的变化 |
D.劳动力数量的增多 |
该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图,据此回答12--13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劳动力不充足 |
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D.从苏通大桥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
在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差别在不断扩大 |
B.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差别在扩大 |
C.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有显著差别 |
D.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
读表,回答9题。
1989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2009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
① |
9 |
13 |
② |
41 |
74 |
③ |
89 |
89 |
④ |
74 |
76 |
①国与②、③、④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①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比②、③、④三国大
C.①国第二、三产业比②、③、④三国发达
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②、③、④三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