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完成小题。从图中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 B.内河航运便利 |
C.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D.国家政策的扶持 |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
B.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绿化环境 |
C.改造传统产业 |
D.加大煤、铁等资源的开采力度 |
右图为焚风示意图。据此回答小题。关于焚风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引发洪涝灾害 |
B.可能带来大风降温的天气 |
C.可能会使农作物的成熟期后退 |
D.可能会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 |
根据示意图推测下列哪一地区可能会出现焚风现象 ( )。
A.太行山西麓 | B.三江平原 |
C.藏北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小题。(双选)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
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
A.①-甲 | B.①-丙 | C.②-乙 | D.②-丁 |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小题。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 B.地形 | C.纬度位置 | D.洋流 |
在锋面附近,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锋面逆温。下图示意a、b、c三个锋面自下而上的气温变化情况。据此回答小题。锋面逆温出现的原因是 ( )。
A.受地面辐射影响,距地表越近,气温越低 |
B.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剧烈 |
C.锋面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 |
D.锋面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锋面的逆温层较厚,对流运动较弱 |
B.b锋面的逆温层气温垂直变化不大 |
C.c锋面出现逆温层 |
D.由地面至三个锋面的下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
读西半球某两国国界线处水域纵向剖面图,回答小题。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
B.流水的沉积作用 |
C.冰川的侵蚀作用 |
D.内力作用 |
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 |
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 |
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
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