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形成原因。(7分)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8分)
(9分)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人口增长率(‰)),回答问题。
(1)读图从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看,存在什么规律?(2分)
(2)中国和印度人口增长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不同。(2分)
(3)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其原因除了美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有。(2分)
(4)图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上有什么特点?(3分)
阅读所给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以上右图中的裂谷带成因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形成有何不同?(4分)
(2)判断以上左图所示地区当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说出修建以上右图中的铁路有哪些主要障碍性因素。 (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
材料二:2011年5月24日“中国海岛地区风能开发利用研讨会”在浙江舟山召开,本次会议旨在研究并推动我国海岛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开发优势,其中舟山群岛区域风能资源尤为丰富。
(1)比较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并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请选择A、B、C三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
(3)评价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该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以及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料,据这些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依据区域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2)对比甲乙两区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
图18是我国某区域图。该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位于三省区的交接地带,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过渡性特点。
(2)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