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甲、乙两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图示两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条河流的通航里程相近,但甲河年货运量远大于乙河
B.两河流域的植被类型相同,均为常绿阔叶林
C.图中长株潭和鲁尔区两大经济圈目前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
D.图中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均为集约化农业
图中A、B地区在发展种植业生产方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雨热不同期   水旱灾害频繁       B.水旱灾害频繁   光热条件不足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D.土壤贫瘠       耕地不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假定钢铁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图甲中c点与煤、铁产地和市场的距离相等。据此回答各题。



图乙

图甲
根据图乙表示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情况,1800年钢铁厂选址应接近图甲中的

A.a B.b C.c D.d

如果工厂选址在c点最合适,那么

A.所需煤的重量大于铁矿石的重量
B.所需铁矿石的重量大于煤的重量
C.所需煤铁的重量大于产品的重量
D.生产1吨的钢铁需1吨煤与1吨的铁矿石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各题

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

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 ②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各题。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A.喜高温多雨 B.喜阴冷潮湿
C.耐高温干旱 D.耐低温干旱

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轮廊 D.地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