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指南针和半圆尺进行地理探究实践活动,根据活动现场所拍的照片,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几位同学所进行的地理实践活动是
A.检验勾股定律 | B.测量日出的时刻 |
C.测量当地纬度 | D.测量正午太阳的高度 |
负责具体测量的甲同学,必须
A.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中心相对应 |
B.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左边相对应 |
C.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右边相对应 |
D.将影子的顶端与半圆尺的顶端相对应 |
某日,丙同学观察到自己的影子朝向正北方向时,甲与乙测得的度数为70°,影子朝正东时,观察到度数约为10°,由此推断该地该日的昼长和纬度可能为
A.14小时 30°N | B.14小时 40°N | C.13小时 30°N | D.13小时 40°N |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表现在( )
①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②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③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相同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
B.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地形、气候、水文 |
C.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 |
D.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 |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
B.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
C.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
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