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i代表入射角,则( ).
A.当i>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
B.无论入射角i是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 |
C.欲使折射角r=30°时,应以i=45°的角度入射 |
D.当入射角i=arctan![]() |
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在前![]() ![]() |
B.在后![]() ![]() |
C.在粒子下落前![]() ![]() |
D.在粒子下落前![]() ![]() |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在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中央射入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mg/q |
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2mg/q |
C.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和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 |
D.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板正对竖直放置,它们通过导线与电源E、定值电阻R、开关S相连.闭合开关后,一个带电的液滴从两板上端的中点处无初速度释放,最终液滴落在某一金属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滴在两板间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B.电源电动势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加速度越大 |
C.电源电动势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越短 |
D.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越长 |
如图甲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两板间距离足够大.当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后,在下图中,反映电子速度v、位移x和加速度a三个物理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
分别将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三个等质量小球,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P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已知上板带负电,下板接地.三小球分别落在图中A、B、C三点,则错误的是( )
A.A带正电、B不带电、C带负电
B.三小球在电场中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A<aB<aC
C.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
D.三小球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EkC>EkB>E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