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小题。《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 C.共同性原则 | D.区域性原则 |
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
| A.植树造林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D.发展循环经济 |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右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右下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由大湖效应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 B.冷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下图是2013年10月12日8时世界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图中虚线是锋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②两地的气压值差最可能是()
| A.24 | B.9 | C.26 | D.14 |
此时,③地吹()
|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
此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 A.狂风暴雨 | B.晴朗少雨 | C.阴有降雨 | D.大风降温 |
图为地球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洋流()
| A.④可能出现在北大西洋 |
| B.③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 |
| C.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
| D.②可能流经澳大利亚西海岸 |
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
| A.①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 |
| B.②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 |
| C.④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 |
| D.③缩短了海轮从东南亚到非洲东部的航行时间 |
下图是某山地1月、7月气温和年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显示当地()
| A.降水量与海拔成正相关 | B.降水量与海拔成负相关 |
| C.年均温与海拔成正相关 | D.年均温与海拔成负相关 |
图中1000米处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 B.冬暖夏热,年降水量较多 |
| C.全年高温少雨 | D.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少 |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 |
|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
| 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
| D.丁处宜建居民区 |
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400 米 | B.500 米 | C.600 米 | D.700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