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旅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入境旅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②增加外汇收入 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北京市延庆县的“百里山水画廊”,沿白河绵延112华里,沿途重峦叠嶂山势雄浑,树木花草四季变幻,令人赏心悦目。图为“百里山水画廊游览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该旅游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类型多样,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B.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C.登高远眺、把握时机是主要观赏原则 D.景区路线长、景点多、环境承载力大

关于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景区有明显的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
②游览路线中各种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满足游客需求
③景区旅游内容丰富,需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④景点紧邻道路分布,方便游客休憩、观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9国道东起北京,西至拉萨,跨越8个省级行政区,全长3900多千米。读图回答
题。

沿109国道“北京—兰州”段不同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109国道“西宁—拉萨”段所在地形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A.寒潮、泥石流 B.滑坡、沙尘暴 C.森林火灾、雪崩 D.地震、雪灾

109国道途经的行政区与区内世界遗产的正确组合是

A.京—长城;冀—云冈石窟 B.陇—莫高窟;晋—平遥古城
C.内蒙古—元上都遗址;秦—兵马俑坑 D.滇—三江并流保护区;藏—布达拉宫

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题。

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A.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B.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D.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

该景观位于

A.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C.印度洋水汽通道上 D.河流转向西流的拐弯处

该景观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游客去该景点旅游

A.需要选择特定的季节 B.应精选观赏位置和角度
C.发现沿途植被稀少 D.可以看到大片棉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