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新版“24孝”行动标准的制定( )
①符合辩证否定观,是对中国传统“孝”观念的扬弃
②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用普遍来反映特殊
③坚持了发展的观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重视实践,倡导用具体行动践行“孝”的观念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这个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而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段话正确的揭示了
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③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是辨证统一的关系④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最高理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按理想的_______分,有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别;按理想的______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其中,_______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理想。
A.性质 内容 社会理想 | B.内容 性质 道德理想 |
C.内容 性质 职业理想 | D.性质 内容 生活理想 |
用金钱和财富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尺度的错误,在理论上的原因是
A.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混为一谈 |
B.把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混为一谈 |
C.把自私与正当的个人利益混为一谈 |
D.把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 |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杨丹同学告诉记者,在北京奥组委做志愿者的三个月里,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与电梯和复印机为伴,做着复印公文、传送公文的“小事”。“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不能平庸。”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
B.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大于物质贡献 |
C.平凡的工作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做平凡的工作 |
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的“思想的火花,它能熊熊燃烧起来,而在一些人身上,却是奄奄一息,就要熄灭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这说明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③精神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④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或功利价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