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同比增长情况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三 某高中生小李围绕“三农”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向村委会建议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就农民工就业问题通过发帖形式在县政务微博上留言……
(1)简要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小李积极“建言献策”方式的理解。
(辨析题)
流行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迅速发展,其中也包括一些经过包装的旧文化蔓延扩散。例如,网上散布“法轮功”的反动言论、淫秽色 情网站、网络算命、预测未来、测宇、赌博等。
(1)材料中的“旧文化”是指什么?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文化”?
中华民族源于黄河、长江流域,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应围绕经济建设进行,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初,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 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2)这种精神为什么能称为“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