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实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与迁出无关 |
|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
|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
|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
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茎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产生得多 |
|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协调,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
| C.动物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准确,作用时间比较长,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短 |
| D.蜜蜂采蜜是动物本能行为,它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完成这些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下列关于动物代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严重缺铁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乳酸中毒 |
| B.若某人一次过多地摄入蛋白质,则消化吸收后多余的氨基酸可以在生物体内储存 |
| C.某儿童偏食,其食物中长期缺乏一种必需氨基酸,即使长得较胖,其免疫力也比同龄正常儿童低 |
| D.长期吃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乙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吸收量 |
|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
|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 |
| D.若甲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 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细胞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2 mol |
用18O标记的H2O浇灌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体内及周围空气中存在18O同位素的物质及其相应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周围的氧气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
| B.植物二氧化碳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
| C.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 |
| D.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利用外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