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
已知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选用多只IV号染色体单体灰身雌果蝇和染色体正常的黑身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正确的是
A.若F1表现型为灰身多于黑身,则该基因位于IV号染色体上
B.若F1表现型为灰身与黑身比例接近1:1,则该基因不在IV号染色体上
C.单体果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IV号染色体单体果蝇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若②为受体蛋白、④为载体蛋白,则下列叙述与图示对应错误的是
A.骨骼肌细胞:①神经递质②神经递质受体③氨基酸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 |
B.甲状腺细胞:①促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受体③葡萄糖④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
C.胰岛B细胞:①甲状腺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受体③钾离子④转运钾离子的载体 |
D.B细胞:①胰岛素②胰岛素受体③葡萄糖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 |
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在此过程中Na+进、出神经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 D.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
下表中的实验名称与实验中有关方法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方法 |
A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
B |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统计可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 |
C |
用髙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 |
用甲基绿对线粒体染色 |
D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计数时可运用抽样检测法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为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为RNA |
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D.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