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封闭饲养的有毛小鼠繁殖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小鼠生产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身保留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让上述这对有毛小鼠继续交配,仍有无毛小鼠出生;让无毛小鼠与亲代有毛小鼠回交,生出10只无毛小鼠和12只有毛小鼠,其中无毛小鼠雌、雄各5只, 有毛雌小鼠7只,雄小鼠5只。
(1)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亲代有毛小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有毛和无毛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推测产生无毛小鼠是由种群中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无毛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无毛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无毛雄鼠能正常生育,无毛雌鼠繁殖力低,哺乳困难。若利用上述回交实验得到的小鼠作实验材料,理论上有________种交配方案能获得无毛小鼠。其中最佳方案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l、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6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特点,其不同点是:,共同点是:。
(2)限制酶和的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是一样的。(填限制酶的序号)
(3)在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时,不能使用EcoR I切割的原因是。
(4)如果用限制酶HindⅢ与BamHI和DNA连接酶将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时,则此过程可获得种环状DNA。(只考虑质粒和目的基因之间的连接)
(5)图2中的外源DNA用限制酶②和⑥同时切割,能产生种DNA片段。
(6)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
(7)如果要初步筛选出导入上述重组质粒的某种细菌,则应该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有,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启动子的作用是。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
(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检测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4)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是否表达出产物从分子水平角度可根据实验。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图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①~④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则羊属于。属于自养生物是(填图中序号)。
(2)从图中可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4)生态系统成分中除了上述图解中的成分外,还包括。
下图A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图B是图A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分析回答问题:
(1)图A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
(2)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
(3)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
(4)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5)兴奋在上述结构中的传递方向是的,(填“单向”或“双向”),原因是。
(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1 mm×1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算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酵母菌呈“S”型增长,原因是。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原因是。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