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是一种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研究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0株西瓜幼苗,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0株不作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去除顶芽,并用0.1 mg/mL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100株除6株死亡外,其他植株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14天。
(1)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西瓜幼苗开花的结论,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不够严密的地方?
(2)请你重新设计合理方案以完善本实验。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实验1: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尿液中有葡萄糖);
实验2:证明血浆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
(2)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3)实验1预测:若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步骤1:取5 mL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
步骤2: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试剂,摇匀,,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如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分离的现象。
(2)细胞进行脂质合成的场所是[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与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是[]。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见下图。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右图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如图是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③过程发生了________,这种变化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引起的,患者幼年时期夭折。现在A、B两地区进行调查,但是B地区流行疟疾。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下表:
问:在A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B地区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实质是________,决定两地区基因频率变化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如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 ___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______和丁分泌的___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_______作用。
(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________________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