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
|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
|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
|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
下列现象或变化过程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清晨森林中的道道光柱 | B.夕阳下的晚霞 |
| C.海水的淡化 | D.明矾净水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工业中,移走NH3可增大正反应速率,提高原料转化率 |
| B.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次,再加入待测液 |
| C.将NO2、N2O4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则气体颜色加深 |
| 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直流电的阴极保护法都是应用电解原理 |
我国科研人员以蹄叶橐吾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Ⅰ,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倍半萜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Ⅰ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化合物Ⅰ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
| 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 |
| D.检验化合物Ⅱ是否含化合物Ⅰ可用Br2的CCl4溶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Ksp[Fe(OH)3]=4.0×10—38,则常温下Fe3++3H2O Fe(OH)3+3H+的平衡常数K=2.5×10—5 |
| B.准确称取0.4000 g NaOH固体可配成100 mL 0.1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 |
| C.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一定相等 |
| D.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且X常见化合价为+1和-1,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与X处于同一主族,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Y)>r(X) |
| 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
| C.化合物Z2Y2与X2Y反应时,Z2Y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D.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