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浓氨水缓慢滴入Al2(SO4)3溶液中,观察Al(OH)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
B.将Al(OH)3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得氧化铝固体 |
D.向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NaOH溶液探究Al(OH)3的两性 |
(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4月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卷)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所示装置可制备氨气 |
B.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的混合液 |
C.图3所示装置可制备、收集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
D.图4所示装置可制备氧气 |
(2014届江苏省高三百校联合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
B.用图2装置实验室制备Fe(OH)2 |
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
产生无色气体 |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B. |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
C. |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生产 |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子,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
(届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13+、NH4+、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是NO2 |
B.X中肯定存在Fe2+、A13+、NH4+、SO42- |
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13+和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