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密度(20 ℃) /g·cm3
溶解性
甲醇
64.7

0.791 5
易溶于水
乙醚
34.5

0.713 8
微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________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或“下”)层。
(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除去乙醚  b.重结晶
c.过滤除去干燥剂  d.加入无水CaCl2干燥
(4)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定量研究的方法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③
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3)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右面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最后晶态碘在里聚集。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汽和CO2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探究:
(1)【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碱石灰”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2)【实验】如下图所示:

a、CaO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b、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c、操作④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投入到水中不会放热,则由操作②现象判断:猜想Ⅱ
(填:成立、不成立)
b.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写化学式);由此判断猜想Ⅰ
(填:成立、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

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 mol/L的原因是;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

根据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填写以下空白。
(1)除下列提供的仪器外,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包括砝码);(B) 酒精灯;(C) 玻璃棒;(D)坩埚;(E) 干燥器;(F) 石棉网;
(G) 三脚架;(H) 药匙;(I) 坩埚钳。
(2)实验后得到以下数据:
  a、加热前质量:W1(容器)=5.4g;W2(容器十晶体)=7.9g;
  b、加热后质量:W3(容器十无水硫酸铜)=6.8g。
请写出结晶水含量——质量分数的计算式(用WlW2W3表示):______,
这一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_______。
 (3)从下列分析中选出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________。
  A.加热前称量时容器未完全干燥  B.最后两次加热后质量相差较大(>0.1g)
  C.加热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  D.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

(3分)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固体物质的溶解时,为了加快溶解速度,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