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课教材说:“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而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通过电脑光盘检索,发现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代以后,也就是说,在明代之前,只有三教的概念,而根本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据此,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可以成立( )
| A.元代之前确实无“三教合一”之说 |
| B.《四库全书》是史料,吴教授的观点比教材更可信 |
| C.不能据此判断隋朝没有提出过“三教合一” |
| D.“三教合一”是后人对隋朝三教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 |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
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 B.王权与教权平等 | C.王权高于教权 | D.教权与王权联盟 |
德意志宗教改革开展的直接原因是
| A.教皇将《圣经》定为学校的主修课目 | B.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卷 |
| C.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征收“什一税” | D.宗教“异端”思想的影 响 |
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对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
| A.东正教 | B.伊斯兰教 | C.天主教 | D.佛教 |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A.均输法 | B.市易法 | C.方田均税法 | D.青苗法 |
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措施是
| A.讲汉话 | B.改汉姓 | C.通婚姻 | D.穿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