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翻译数量占译书总数的22%;到了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数量占此期总数的61.4%。近代中国出版内容的变化说明( )
| A.西方民主思想与传统儒学相对立 |
| B.洋务派只重视西方科学技术 |
| C.国人已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
| D.当时出现了学术救国的热潮 |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 A.20世纪30年代初 |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
| C.20世纪70年代初 | D.20世纪80年代末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应该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
| C.建立苏维埃政权 | D.获得“面包”与“和平” |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化 |
| C.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 D.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一边倒”政策 | B.不结盟政策 |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多边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