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3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
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
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
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
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 B.对地方官的监督 |
C.发挥文官的作用 |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
C.龙生龙,凤生凤 | D.立嫡以长不以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