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阶段Ⅰ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 B.中期阶段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后期阶段 |
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
D.轨道交通的发展 |
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回答下题。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
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A.农业规模下降 | B.暴雨灾害增加 |
C.生态环境改善 | D.环境负荷加重 |
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示意4月某日我国40°N以北地区沿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读图,回答下题。下列示意图与图示天气系统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可能
A.甲地大雨滂沱,气温明显下降 | B.乙地晴朗无云,气温日较差小 |
C.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 | D.乙地连日风雨交加,气温升高 |
如图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雅安(约30°N)某居民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从五一节到国庆节期间他该如何调整集热真空管与楼面的夹角
A.先减小后增大 | B.一直增大 |
C.先增大后减小 | D.一直减小 |
下图为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回答下题。该河水源主要补给类型为
A.雨水补给 |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C.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D.地下水补给 |
乙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 | B.温度较低,融雪量较少 |
C.水分下渗量较大 | D.春季农业灌溉引水量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