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回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 A.发展速度快 |
| 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
| C.资源消费量大 |
| 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
中新网8月25日电] 台湾灾害应变部门今天表示,统计到25日下午6时为止,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农林渔牧损失成百亿(台币)。据《莫拉克移动路径图》(图5),回答第5题。
5.8月7日14时,台湾南部城市高雄的风向可信的是
| A.东南风 | B.偏东风 |
| C.东北风 | D.偏西风 |
4.图4中a是晨昏线,b是地球上昼夜变化最小的纬线,c是经线。某考察人员在甲地拍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30,甲地的地理位置是
| A.23°26′N,110°E | B.0°,97°30′E |
| C.23°26′S,110°E | D.0°,180° |
贵广铁路(见图3)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全长85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项目建成后,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的20个小时左右缩短至6个小时左右。据此回答第3题。
3.关于贵广铁路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沿途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地质条件复杂 |
| B.沿途地域文化单一,但民俗风情浓郁 |
| C.有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拓展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空间 |
| D.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沿线地区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 |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读“多年平均情况下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第2题。
2.该农作物及其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信的是
| A.水稻光照 | B.甘蔗水分 | C.花生湿度 | D.冬小麦热量 |
1.图1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四国中,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