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小题。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乳畜业 | B.季风水田农业 |
C.种植园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 B.水源条件 |
C.科技水平 | D.市场条件 |
该图是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问题。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北半球春分日时,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
B.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
C.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
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 B.上海 | C.北京 | D.哈尔滨 |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E | B.O°,60°E |
C.30°N,30°W | D.0°,l20°E |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 B.O°,l80° |
C.0°,l50°W | D.150°W,180° |
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
A.10时、l2时 | B.12时、l8时 | C.14时、l6时 | D.18时、l8时 |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