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计划”,指的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l953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目前“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
启蒙运动时期,不属于法国涌现的思想家的是
A.孟德斯鸠 | B.康德 | C.卢梭 | D.伏尔泰 |
2010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2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
康天意在《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中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界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中的“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桎梏
②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
③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④适应了封建贵族的文化需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班同学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进行小组讨论,以下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出现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 |
B.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
C.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
D.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者学派根本不同 |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D.“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