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华盛顿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印度的背景传统以及当时的条件,非暴力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印度人民被解除了武装,不知道如何使用武器,既缺乏从事有组织的暴力的物力,也缺乏训练,在这种 情况下,使用暴力方法反抗英国是愚蠢的,会遭到英印当局轻而易举的镇压,而恐怖主义的 暴力行为则是政治不成熟和破产者绝望情绪的表现,不可能动摇强大的有组织的政府。
——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印度民族民主运动方法问题上的分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华盛顿对英王的态度,并概括指出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2)从阶级属性和斗争对象方面指出华盛顿和甘地领导的斗争的共同之处。其斗争结果有何不同?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解放斗争方式的认识。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
调查结果 |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军阀宰制.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 |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
根据中国古代相关史实,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悠久的传统友谊”。(6分)
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有什么“相似的历史遭遇”?(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7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业高速发展。右图为我国生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印刷机。这一时期,王选发明了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印刷史上继活字印刷后最伟大的发明。
试就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曲折与辉煌,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