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证明下列物质具有漂白性的是( )
A.品红溶液通入SO2后,红色消失 |
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后,红色褪去 |
C.加有酚酞的水中投入Na2O2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D.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
B.Na2S的电子式:![]() |
C.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
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硫原子:![]() |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
B.利用铜、锶、钡等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制造节日烟花 |
C.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 |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
向100mL 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
B.通入CO2的体积为448 mL |
C.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 =" 1:" 3 |
D.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 =" 2:" 1 |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4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 mol | B.0.16 mol | C.0.21 mol | D.0.14 mol |
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
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
B |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
C |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
D |
在新制的银氨溶液试管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内壁附着一层银白色金属 |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