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些中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产物省略),其中A和B常温下都是气体,且水溶液都有漂白性;I是一种金属单质; F、M、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其中M和N不溶于稀硝酸; C和D是两种常见的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和M的化学式:B. ,M ;
(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4)在反应①②③④⑤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填编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________,⑤________,⑧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4)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均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X、Y、Z、T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Y<Z<X<T,则
(1)元素符号XYZT;
(2)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B、C、D、E五种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如下表所示:A、B、C为同主族元素,A为该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B、E为同周期元素,E为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元素名称是,在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A+、B―、C、D四种微粒中均有氢原子,且电子总数均为10个。溶液中的A+和B―在加热时相互反应可转化为C和D。则A+是,B―是,C是______,D是______。
铜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配制Cu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稀H2SO4,其原因是(只写离子方程式)。
(2)某同学利用制得的CuSO4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图甲是根据反应Fe+CuSO4=Cu+FeSO4设计的原电池,请在图甲中的横线上完成标注。
②图乙中,I是甲烷燃料电池的示意图,该同学想在II中实现铁上镀铜,则应在a处通入(填“CH4”或“O2”),b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若把II中电极均换为惰性电极,电解液换为含有0.1molNaCl溶液400mL,当阳极产生的气体为448mL(标准状况下)时,溶液的pH=(假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电池生产工业废水中常含有毒的Cu2+等重金属离子,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室温下Ksp(FeS)=6.3×10-18mol2·L-2,Ksp(CuS)=1.3×10-36mol2·L-2]。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当把FeS加入工业废水中后,直至FeS全部转化为CuS沉淀,从而除去溶液中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