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群岛的东海海域及部分太平洋海域探明为海底热水矿床.海底热水矿床是沉积着由岩浆热气从地底喷出金、铜、锌、稀有金属等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不溶于任何溶液 |
B.铜、锌在空气中被氧化后的最后产物均为对应的氧化物 |
C.铜锌合金的熔点低于铜或锌的熔点 |
D.稀有金属原子![]() |
现有用离子交换膜和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槽电解饱和的Na2SO4溶液生产NaOH和H2S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A是H2 ,溶液E是稀硫酸 |
B.气体B是H2 ,溶液D是NaOH溶液 |
C.Na2SO4溶液由G口加入,F口通入稀硫酸 |
D.要定期补充水,不用补充Na2SO4 |
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海水pH ≈ 8的原因是由于海水中的CO32-、HCO3-水解![]() |
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3-、SO32-等氧化生成SO42-![]() |
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
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能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混合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
B.OA段产生是NO,AB段反应为2Fe3++Fe = 3Fe2+,BC段产生氢气 |
C.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
D.c(H2SO4)为5 mol·L-1 |
已知在t℃,某Ba(OH)2稀溶液中,c(H+) = 10-a mol·L-1、c(OH-) = 10-b mol·L-1,且a+b=16。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c的盐酸,t℃下测得混合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序号 |
Ba(OH)2溶液体积/mL |
盐酸体积/mL |
混合液pH |
1 |
22.00 |
0 |
10 |
2 |
22.00 |
18.00 |
9 |
3 |
22.00 |
22.00 |
8 |
假设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3 | B.4 | C.5 | D.6 |
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B.1 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只有1 mol碳碳双键 |
C.该有机物与溴水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
D.该有机物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