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K+、Na+、Cu2+、SO42— |
B.c(OH-)=10-13mol· L-1的溶液:Al3+、NO3—、I-、Cl- |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Na+、Cl-、NO3—、SO42— |
D.0.1 mol·L-1 FeSO4溶液:K+、NH4+、MnO4—、ClO- |
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CO(g)+H2(g)。该反应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时,改变下列条件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是()
①增加碳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H2+I2。若HI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时,需要15 s,那么HI浓度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5 s | B.等于10 s | C.大于10 s | D.小于10 s |
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 |
B.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
C.室温下,0.1 mol·![]() |
D.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已知X、Y、Z、W、R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都小于20,X元素的原子是所有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W同主族,Z、W同周期,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R分别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X2Y>X2W |
B.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既含有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
C.原子半径:X<Y<Z<W<R |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W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
甲、乙、丙、丁为四种主族元素,已知甲与乙、丙、丁三种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是()
A.原子半径:丙>乙>甲 |
B.最外层电子数:丙=丁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