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为Na2CO3溶液 |
B |
在有镀层的铁片上,用刀刻一槽,在槽上滴入少量0.1 mol/L盐酸,一段时间后滴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
一定是镀锡的马口铁片 |
C |
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 |
抵制Sn2+水解,并防止Sn2+被氧化为Sn4+ |
D |
向等浓度的Na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中先产生黄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R(气)+4Q(气)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 B.3 | C.4 | D.5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C.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 |
D.X、Y、Z各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均为8 |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 B.混合气体的密度 |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如图所示,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镁比铝活泼,因此镁电极作电源负极 |
B.铝是电池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l-3e- +3OH-=Al(OH)3 |
C.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D.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不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