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现象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下列各组对比实验,均能观察到左边试管产生气体的速率比右边的快,其中一定能证明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能力强于Cu2+的是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101kPa时,能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 + Cl2(g)=2HCl(g); △H=-183kJ/mol |
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入饱和Cl溶液,沉淀溶解,其离子方程式为: Mg()2 + 2H+ ="=" Mg2+ + 2H2O |
C.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变浑浊:S2O32— + 2H+=S↓+SO2↑+ H2O |
D.电解精炼铜的阳极反应式为:Cu2+ + 2e— = Cu |
下列情况,与溶解平衡移动无关的是
A.夏天,打开冰镇啤酒瓶,立即冒出大量泡沫 |
B.实验室中,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溶解氧 |
C.侯氏制碱工业中,降温析出副产品NH4Cl之前,向溶液中既洒NaCl固体又通入足量NH3 |
D.生活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去锅碗瓢盆上的油污,且热溶液的效果更好 |
将煤气化后液化所得的重要产品之一是甲醇。其制备反应:CO(g) +2H2(g)
CH3OH(g);△H<0。为了增加甲醇的产量,同时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工厂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高温、高压 | B.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
C.低温、低压、不断分离出甲醇 | D.低温、高压、催化剂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B.熵减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很大 |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