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条件下,将相同物质的量的Na、Mg、Al分别加入盛有同浓度、同体积稀盐酸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关系不可能是( )
A.甲(Na)>乙(Mg)>丙(Al) | B.甲(Na)>乙(Mg)=丙(Al) |
C.甲(Na)<乙(Mg)<丙(Al) | D.甲(Na)=乙(Mg)=丙(Al) |
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Na+)=2c(![]() |
B.c(OH-)=2c(H+) |
C.c(![]() |
D.c(Na+)<c(![]() ![]() |
为了使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接近0.1 mol·L-1,应采取( )
A.加水 | B.通入CO2 |
C.加入少量盐酸 | D.加入少量固体NaOH |
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其不可能的情形是( )
A.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B.该溶液由0.2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C.该溶液由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
D.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改变为:c(Na+)>c(CH3COO-)>c(OH-)>c(H+) |
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结果固体完全溶解。对此甲、乙两位同学各自作了自己的解释如下:
甲:Mg(OH)2(s)Mg2++2OH-①
+H2O
NH3·H2O+H+②
H++OH-====H2O③
由于③的发生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乙:Mg(OH)2(s)Mg2++2OH-①
+OH-====NH3·H2O②
由于②的发生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丙同学用下面的一种试剂,重做了该实验,证明甲、乙的解释只有一种是正确的,他用的试剂是( )
A.NH4NO3 | B.CH3COONH4 |
C.(NH4)2SO4 | D.氨水 |
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C位于同一主族,A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C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根据你的推断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D形成D的最低价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呈碱性,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