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月2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讨论中,与会者多次提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拉加德更是表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危机时刻,经济发展具有传染性,往往会传染其他国家,不存在经济孤岛,也没有地方躲避。”这表明(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全球化 
②金融危机促进全球化的进程 
③克服危机必须加强合作已成共识 
④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习了《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

A.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最大阻碍
B.铁路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列强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把侵略势力延伸到哪里
D.近代交通与通讯的艰难发展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 
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49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20世纪50年代,双排扣列宁装和大口袋的军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一身绿色的军装是最具有特色的着装方式;70年代,碎花衣裳和的确良面料成为时尚;90年代,变化多样的时装极为流行。以上关于我国人们着装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的着装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
B.服装款式及其面料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C.人们的着装变化与思想观念变化是一致的
D.建国后,中国人在“穿”的方面不受西方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