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每省对于其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之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新政府之成立,不必改其历史上传来之组织,如现时各省本皆设一督或一抚以治理之,联邦办法亦复如是。但昔之督抚为君主任命,后此当由民间选举。即以本省人民,自为主人。形式仍旧,而精神改变,则效果不同矣。——选自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间)
材料二 以下两则材料选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二 中国政治经济现状与受压迫的劳苦群众
……至于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不然:这些地方不独在历史上为异种民族久远聚居的区域,而且在经济上与中国本部各省根本不同,因为中国本部的经济生活,已由小农业、手工业渐进于资本主义生产制的幼稚时代,而蒙古、西藏、新疆等处则还处在游牧的原始状态之中,以这些不同的经济生活的异种民族,而强其统一于中国本部还不能统一的武人政治之下,结果只有扩大军阀的地盘,阻碍蒙古等民族自决自治的进步,并且于本部人民没有丝毫利益。
三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其目前的奋斗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四)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
(五)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
(1)当时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在中国实行联邦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主张民族自决自治的原因。
(3)后来中共的民族政策有何变化?试举2例说明。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来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一些尖端科学领域的重要成就,显示了中国丰厚的智力资源。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寻找改变现状的新途径。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同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买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在哪些方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
(3).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
—一《独立宣育》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从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舍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1787年宪法
材料三: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独立宣言》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如何?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同独立宣言相比,有何保守性?
(3)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徐继畬《瀛寰志略》
材料二:〖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请回答:
(1)材料二中主要肯定了华盛顿的那两个方面的功绩?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华盛顿身上有哪些优秀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学生崇拜的人物既有孔孟又有华盛顿?
(3)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华盛顿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材料二、三分别对商鞅变法的如何评价?
(3)综合以上材料,应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给我们高中生提出的一个重要学习课题。我校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双休日在研究某一时段历史时发现和收集了下列四幅图片,并设计了一些探究问题,请你帮助他们解答一下。请回答:
(1)整合上述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具体探究主题。按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数字序号)
(2)读图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3)图②与图③、图①与图④所反映的在革命与建设中两国道路有何差异?
(4)依据上述图片,你能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