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税米 |
弘治年间(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 |
86600石余 |
3970斤余 |
3175匹余 |
2560270石余 |
嘉靖年间(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 |
82965石余 |
4264斤余 |
3411匹余 |
2576888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经济的衰退 | B.经济区域集团化 |
C.第三次科技革命 | D.两极格局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