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
非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 |
非国有商业占商业总产值 |
1978 |
20% |
10% |
1992 |
52% |
70% |
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有一首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民谣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乡镇企业的崛起 |
C.农业合作化的深入开展 |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辛亥革命后,“抵制洋货”“实业救国”的行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里主要抵制的是
A.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 B.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
C.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 D.俄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
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1840年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
C.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 D.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
下列图片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
C.近代企业在中国的出现 | D.自然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