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记》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就是历史上“楚王问鼎”和“问鼎中原”的由来。“楚王问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①周王室已衰微 ②分封制遭到破坏 ③楚庄王不再效忠周王室 ④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下列关于英国国王与美国总统的职权、地位比较,正确的有()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干脆不予理睬 C.要求男子赔偿 D.宣布“休妻”无效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

A.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B.维系帝国的需要 C.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 D.外来移民的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