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
|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
|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
|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主张“以德服人” | B.主张“性恶论” |
| C.主张 “施仁政于民” | D.主张“性善论” |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 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
| C.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 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
|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 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
| C.中国的闭关锁国 |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