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

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停止炮击金门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

称号
思想家
籍贯
福建泉州
主要思
想主张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抨击道学,反对礼教
生卒年
1527—1602年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