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权人有权将他卖为奴隶。这表明
A.古罗马债权人政治地位高 | B.罗马法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
C.罗马法是一部经济法大全 | D.古罗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 | B.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C.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D.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导致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历史学家分析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成铜金属。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C.因出现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
D.“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是部分史学家误信史料 |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中国医书对疟疾的记载明显增多且有着相当清楚的认识。出现这种医学知识的主要背景是
A.三国以来, 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
B.西晋末年, 华北居民大量南徙, 在湿热环境中感染者日众 |
C.南北朝时, 南北往来频繁, 游牧民族免疫力弱, 感染者众 |
D.北朝之时, 胡族入居中原, 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国 |
“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齐民要术》的这段自序主要强调
A.神农氏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 B.历法与农业的紧密关系 |
C.改进生产工具的重要意义 | D.传统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
《汉书·食货志》认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其反映的主要经济思想是
A.民为邦本 | B.休养生息 | C.农商并重 | D.重农抑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