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A.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
B.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
C.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B.“格物致知” |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D.“存天理,灭人欲” |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 | B.雇工式经营 | C.田庄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宋代曾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该规定
A.可能导致御史滥用职权 |
B.使御史具备了类似唐朝中书省的职能 |
C.标志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
D.可能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空前激化 |
《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载:“熙宁初,置局修敕,诏中外言法不便者集议更定,择其可恒采者赏之。元丰中,始成书二十有六卷,复下二府参订,然后颁行。”这说明宋朝的二府
A.分掌文武大权 | B.是促进宋代法制的核心力量 |
C.参与国家决策 | D.是加强司法监督的主要部门 |
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
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 |
B.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 |
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 |
D.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 |